您正在浏览老版本数据!请进入新版本浏览

    李计忠大师详解中国风水宝地(八):风水名镇——昆山周庄镇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1-01-30 浏览量:4515

     

    李计忠大师详解中国风水宝地(八):

     

    风水名镇——昆山周庄镇

     

    周庄位于苏州城东南,昆山的西南处,古称贞丰里,春秋战国时期,周庄境内为吴王少子摇的封地,号摇城。北宋元祐元年(公元一0八六年)周迪功郎舍宅两百余亩捐于当地全福寺为寺,始称周庄。元代中期,沈万三利用周庄镇北白蚬江水运之便,通番贸易,周庄因此成为其粮食、丝绸、陶瓷、手工艺品的集散地,遂为江南巨镇。至清康熙初年正式定名为周庄镇。

    江南俗谚:“人生不到周庄游,一辈子懊恼遗憾。”

    古镇周庄,秀丽水乡,景致旖旎,处处可画,时时有诗,以九百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闻遐迩,号称中国第一水乡,名不虚传。

     

    周庄镇因河成街,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古镇区内河道呈井字形,居民依河筑屋,依水成街,河道上横跨十四座建于元、明、清代的古桥梁,吴冠中撰文说“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海外报刊称周庄为“中国第一水乡”。

    江南水乡城镇建筑布局和风格则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和经济作用的完美结合:布局随意精练,造型轻巧简洁,色彩淡雅宜人,轮廓柔和优美。在经济因素作用下,建筑尽量占据沿河沿街面,并形成了“下店上宅”、“前店后宅”、“前店后坊”的集商业、居住、生产为一体的建筑形式。但是建筑一般尺度不高,天井、长窗形成了室内室外空间相通,建筑刻意亲水,前街后河,临水构屋,有水墙门、水桥头、水廊棚、水阁、水榭楼台,甚至水巷穿宅而过,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

    周庄古镇区面积二十四公顷,四面环水,以水为依托,古镇以四条河道为骨架,依水形成八条长街,河街平行,前街后河,河路相间。自然而巧妙地把水、路、桥、房联成一体,河、桥、街、店、宅、楼、埠布局得宜。桥头是水路交会处,桥楼夹街而设,茶楼酒店,尽得地利人气,凭栏闲情,水乡美景尽收眼底。临街的前店后坊、前店后宅、下店上宅的各式格局的商业建筑密布,狭窄的街巷中,古朴典雅的沈厅、张厅等深宅大院规模宏大、装修精良。镇上人家濒水而居,七处过街骑楼,四处临河水阁,五千一百米长的石栏驳岸上三十六处造型各异的缆船石与驳岸相映生辉,二百零一座河埠踏渡,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了方便,处处充满了浓郁的水乡生活气息。

    周庄古镇透射着一种美。这种美在于它深厚的历史厚重感。它的形式是千百年来人们生活而逐步形成的。它的背后映射着一种历史沧桑感。每一块石头都在向人们讲述着数百年前人们的真实生活。古镇凝聚了神秘的古代文化。

    (一)古镇的宁静美。古镇的氛围是非常闲适的,那里的生活是非常安宁的平淡的。与现代都市的竞争压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可以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放松和解脱。现代过度地发展经济,带来的是一时的表面繁荣。很多古镇的人性化设计被抛弃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非常不人性的人造环境,造成了许多交流、休闲的缺乏,人都成为了金钱驱动的机器,但人们似乎还没有清醒过来。“孤僻”虽冠以独立的美名,“金钱”成了成功的象征,中国经历了千锤百炼的老祖宗留下的设计瑰宝都丢弃,古镇的人性化美正在于它的合理性,经过长期发展,长期否定、肯定发展起来。

    (二)古镇的艺术美。古镇的美来源于它的客观形式美,可谓风景如画,色调的同一性,它一般以灰色为主,色彩的明度不高,和谐而淡雅,建筑的安排变化而统一,没有刻意去营造的设计,是自然的形成了。

    (三)古镇的形式美

    1.单纯统一这是最简单的形式美。在单纯中见不到明显的差异和对立因素,如古镇的苍劲古老的大树与苍老斑驳的墙壁、岁月磨平的石板路宁静平和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等,这种单纯能使人产生一种顿悟平和的感受。

    2.齐是一种整齐的美。一块块砖迭累的墙,一条条石板铺成的路面,街边的一间间店铺,河边一间间小屋,它们成平行相连或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些也表现出一种自然下的整齐美。很多古镇的装饰纹样上采用二方连续的纹样,这是一种反复,也属于整齐的范畴。

    3.对称均衡。对称指以一条线为中轴,左右两侧均等,沈厅、张厅对称具有安静、稳定、庄重的感觉,使整个大院风格一致,浑然一体。均衡的特点是两侧的形体不必等同,量上也是大体相当,均衡较对称有变化,较自由,均衡是对称的变体,在静中倾向动,街道两旁错落有致。

    4.调和对比。调和是把两个相近的东西相并列,调和使人感到融合、协调。对比是把两种不同的东西并列在一起,使人感到鲜明、醒目、振奋、活跃。

    5.节奏韵律。指运动过程中的有序连续,古镇蜿蜒曲折的街道,错落有致的老房子,都给人一种运动的秩序感。

    6.多样统一。美表现在不同的细节中。古镇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经自然和人的多年的塑造而成的。它们极富细节,千姿百态,非人短期刻意所能臆造。同时这些极富细节的东西都相互和谐的统一在一起。古镇的美正是在于整体的多样性。

     

    周庄环湖而居的环境,亦即将聚落建于湖潭中的小岛上,让住宅四周围绕着湖水,形成一种很特殊的建地风水,这是黄帝时期人类的生存智慧。

    黄帝将宫室建于四面环湖的岛屿,或沙丘上,西南方则作一木桥,以便人员、物资的进出。这种地形,就像杭州西湖上面的小瀛州岛、湖心亭,台湾日月潭的光华岛一样,相当奇特。

    这种安全、适于人类定居的湖中岛屿,是风水师眼中的“龙穴宝地”,明末清初蒋大鸿的风水名著《水龙经》,将此“龙穴”形势,归类为“湖荡聚砂”格:

    湖荡数千顷,中间突起二、三片者,大者数百亩,小者五六十亩之格局;若能聚其生气,垣局周密,将可富贵绵远,出宰辅英雄,且富堪敌国!

    周庄就是这种“湖荡聚砂”格,山管人丁水管财,由于风水好,因此出了一个江南首富沈万三。他富得让明太祖朱元璋都垂涎,他个人出资修了南京城墙的三分之一。沈万三在各地都有许多产业,但是他始终把周庄作为他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