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老版本数据!请进入新版本浏览

    李计忠大师详解中国风水宝地(二):风水古城——咸阳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1-01-30 浏览量:4069

    李计忠大师详解中国风水宝地(二):

     

    风水古城——咸阳

     

    咸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秦王朝的国都,秦自孝公十二年(公元前三五O年)在咸阳建都,至秦始皇赢政登位,有一百三十九年的历史,而赢政与二世胡亥执政,仅十五年而亡。

     

    咸阳

     

    咸阳南临渭水.北倚九嵕。渭水临于南,嵕山倚于北,长安控其东,槐里绕其西,川原沃野,称为秦陆。

    从风水上说,以咸阳为国都,优于历史上的夏(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后陆续迁斟鄩、阳翟、原、老丘、渑池、洛阳一分别在今河南巩县、济源、陈留、渑池、洛阳等地)。斟鄩南背嵩山,处于伊洛河、坞罗河交汇的三角洲,正是“水口”地带;原(济源县)则北倚太行,南临漭河,位在一广阔的平原地带,风水都不错。这证明,古人已懂得风水了。

    秦在咸阳大建宫室。赢政在位三十七年,仅修陵墓就用了三十六年,这是他的地下宫殿。秦王朝的短命,后代人一般只在其严刑峻法、焚书坑儒等暴政上找原因。而从风水学上,可以找到另外的解释。

    第一,秦宫筑于倚山面水的平原,风水得宜。但其宽大于长(东西二十里,南北四里),便犯了风水大忌。因为“凡宅地形,卯酉不足,居之自如;子午不足,居之大凶”。卯酉指东西向即横向.子午指南北向即纵向。宫室进深大大小于横长,必然大凶,暗示着敌人进攻时,一发即可到达我之中枢地带。

    第二,秦建都之初,以渭水为南端,形成倚山面水的佳境,但赢政接着又在渭水之南建筑阿房宫和诸庙、章台、上林苑,使渭水在整个格局中成为横断龙脉的一条带子。且“六国宫殿”建于咸阳北原,宏伟的阿房宫和诸庙反而建在渭水南岸,这便犯了“反客为主”之忌。“六国宫殿”是六国的象征,本用以作为战功的纪念碑而建于秦国都城。中国的风水、礼义均以南为尊,这便预示着秦与六国的地位还将颠倒过来。

    第三,秦始皇即皇帝位十二年间,出巡郡县五次,沿途刻石勒碑,自我歌功颂德。一直反对其父坑杀儒生的太子扶苏,其时被派往上郡去监将军蒙恬军,蒙恬当时正奉令筑长城以防匈奴,蒙恬并非不懂得风水,为了防止在筑长城时挖断地下龙脉都是依山形龙势,蜿蜒而下。长城刚筑好,秦始皇便以四十九岁的盛年,突然病死出巡途中。“中车府会”赵高丞相李斯合谋,诈为始皇诏书,赐太子扶苏与将军蒙恬自杀。蒙恬悲怆地叹息:“我什么事得罪了苍天,要我无过而死呢?”想来想去,终于醒悟:“我筑长城,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余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由此可知,当时人已有“伤及龙脉”的思想。筑长城伤及龙脉,结果在一年中,连秦始皇在内,同时死去对秦朝兴亡有关键意义的人物:秦始皇、扶苏、蒙恬,使秦朝覆灭成为必然。

     

    秦帝都

     

    秦帝都的设计指导思想便取法于天象。众星列布,体生于地,精成于天,列居错峙,各有所属,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象事。这种天人相应的观念在秦都设计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三辅黄图》记载:“二十七年作信宫渭南,已而更命信宫为极庙,象天极,自极庙道骊山。作甘泉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始皇穷极奢侈,筑咸阳宫,因北陵营殿,端门四达,以则紫宫,象帝居。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

    书中的“天极”、“阁道”、“营室”、“端门”、“紫宫”、“天汉”、“牵牛”均是天象星宿的名称。于是秦都咸阳的布局呈现出一幅壮丽而浪漫的景色:沿着北原高亢的地势,营造殿宇,宫门四达,以咸阳城为中心,建造象征“天帝常居”的“紫微宫”;渭水自西向东横穿都城,恰似银河亘空而过;而横桥与“阁道”相映,把渭水南北宫阙林苑连为一体,象“鹊桥”使牛郎织女得以团聚,建阿房以象“离宫”,天下分三十六郡又似群星灿灿,拱卫北极。咸阳的平面布局和空间结构确实成了天体运行的缩影,每年十月,天象恰与咸阳城的布局完全吻合。此时天上的“银河”与地下的渭水相互重叠,“离宫”与阿房宫同经呼应,“阁道”与经由横桥通达阿房前殿的复道交相辉映,使人置于一个天地人间一体化的神奇世界。秦朝就是以十月这个天地吻合的吉兆作为岁首的。

    代信宫而起象征天极的阿房官,是一座巍峨宏大的朝宫,帝王朝会、庆典、决事都在这里举行。

    前殿遗址在今西安市西三桥镇南,夯土迤适不绝,东西长一千三百米,南北宽五百米,建筑基址至今仍高出地面十米以上,可以想见当年宫殿的宏伟。不仅宫苑如此,陆墓亦不例外,据文献记载,始皇陵“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天为穹窿,上设星宿,以象天汉银河;下百物阜就,以象地上万物”。这又是一个完整的宇宙缩影。

     

    前殿遗址

     

    秦都这与天同构的宏图,充分显示了秦帝国与日月同辉的政治气魄和博大胸怀,是王权集中的思想在都城建设上的具体反映。当年刘邦入咸阳看到秦都的壮丽情景时,不禁赞叹道:“大丈夫当如此!”

    秦都咸阳的规划设计体现宇宙象征主义思想,天子居住的地方以星象为依托。《三辅黄图》说,秦始皇筑咸阳城,北面依山修宫殿,四面有门,仿效天上的紫微官,象征皇帝居住,渭水横贯都城,象征天上的银河。横桥南渡,象征银河边上的鹊桥。这种地法天的思想意景,是风水学说的内容之一。从地理学的角度看,咸阳形势很好,北依高原,南临渭水,是关中东西大道的分界线,控制关中平原的枢纽。

    渭水与黄河相连,水上交通方便,关中平原是农业基地,粮食给养充足。天道循环,而渭水在平原上摆动,此后咸阳城受水的侵蚀。两千多年中,渭河逐渐北移约四公里,把秦咸阳城南部约四公里宽的城区冲掉了。

    秦帝都城咸阳以天地为廓、焕若星辰。

    六国破灭后,秦始皇开始大兴土木,兴建帝都咸阳。首先,在渭河北岸的咸阳北般上,兴建了六国宫,“徙天下富豪于咸阳十二万户”至此。在渭南又兴建了诸庙、章台、兴乐宫以及上林苑等。秦始皇后期,又在上林苑兴建了新的行官——一阿房宫,“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经过这样一番经营,咸阳成为一座气势雄伟的庞大都城。咸阳城的规划.完全是按照“法天象地”的思想来设计的。

    在咸阳城的规划中,渭河比作天上的银河,咸阳宫象征天极,并以其为中心,各宫殿环列周围,形成拱卫之势,构造成“为政以德,辟如北极,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的格局。在咸阳宫与阿房宫的相互关系上,明显地表现出天文思想。“表山南之颠为阙,并为复道,自阿房宫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绝汉抵营室也。”在这里,咸阳宫象征天极,也就是北极星;阿房宫象征营室宿,并通过阁道联接起来;渭水象征银河,秦都咸阳按天象布局,史料记载与星象吻合。

    秦灭六国后,拆除各国城墙,迁徙各国十二万富户集中入咸阳。同时广征民工北筑长城。秦集全国财力,兴建咸阳都城。咸阳位于骊山之南,渭水之北,在风水学上属于阳性地域,故名咸阳。咸阳北倚高台,高台上专建被灭的六国宫殿的复制建筑,以陈列显示统一的威权。但咸阳倚塬临河,六国宫殿高大,都城用地不足,而构思朝宫外移至渭河南岸。阿房宫应运而建。选址认为南岸开阔,地平物丰.又是原周代的丰、镐二京所在之地,有“先王之气”。“阿房”即“近旁”之意。意指靠近都城咸阳。动用七十万军民,兴工未毕,秦始皇病故。秦二世接建,至秦灭,项羽入城,焚毁而无考。只留下文史描述。唐代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述道:“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漫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文辞不乏夸张,但从遗址发掘中,测得殿基夯土高台,竟达东西长两公里,南北长一公里之巨,非常罕见。

    秦末楚汉战争,四年争夺,刘邦获胜.建立汉朝。刘邦初都洛阳,后采纳娄敬、张良之策,改选长安为都。都城轴线取正子午向,但南北城垣却随地形呈曲折状。北城曲屈象北斗七星.南城象南斗七星,又名斗城,取意象天。而长安地处国土之中,符合“择天下之中建宫”的“择中”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