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老版本数据!请进入新版本浏览

    姓与氏的渊源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6-07-25 浏览量:2133

    据科学家考证,我国古代是先有姓氏,而后才有名、字以有别号。姓名是姓和氏的合称。“姓”的原意是基于母系血统,而“氏”则其于父系血统。

    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五千年),就有了姓,那时是母系氏族社会,孩子们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

    “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而“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等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她不可以通婚。

    母系氏族时代,“男子称氏,女子称姓”这种现象是由于氏族社会初期采用群婚制而形成的,即一个氏族的女子共同以另一氏族的男子为丈夫,这是当时的共夫共妻制度。正由于婚姻关系的松散,才决定了一个人生下之后只知共母而不知其父,也就决定了只有沿用母系来确定身份了。

    宋代史学家郑樵在《通志》一书中说:“三代之前,姓氏分为二,男子称氏,女子称姓。”

    “女子称姓”并不意味着当时的男子无姓,男子也有明确其血缘关系归属的必要,但由于母系氏族的血缘关系主要是由女性传承的,所以,人们对女性的姓才特别注意。

    但“男子称氏”却并不等于说氏是父系社会的产物,也并不意味只有当父系代替母系后,才会有氏。氏是族群政治地位的象征,即权力和财富的象征。

    人们一听到母系社会,往往会想当然地认为,姓在一个与现在男权中心社会不同的女权社会,其中的经济、政治权力必定为女性掌握。这实在是一种误解,实际上,历史上从来没有存在过此种意义上的母系社会。所谓母系社会,只是指一个氏族的血统世系是由女性传承,而并不意味着氏族的政治、经济权力也由女性所掌握。

    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F.墨菲在其《文化与社会人生学引论》一书中指出:“在母系社会里,血统家系经由女性,但权力仍通过男人传递。”这是因为,即使母系社会中,涉及氏族政治权力的公共事务如战争、外交、狩猎、宗教仪式等仍然是由身体和生理条件较优越的男性把持,女性由于妊娠、哺乳、培育幼子等家务事缠身,自然与政治权力无缘。因此,一个母系氏族,尽管可以把其来源追溯到一个至高无上的女性始祖,但其他现实的酋长仍是男性,权力由男性掌握并由男性传承,继承了权力的男性成员同时也就继承了作为权力之象征的氏。

    从姓与氏的形成方式看,它们有着迥然不同的来源,姓的产生其于血统,在最初是源于母系血统,氏的产生则基于权力,自始至终是源于男性。

    姓其于血统,它是氏族的标志。姓的产生途径也比较单纯,是由民族的图腾演变而来,即将图腾这种实物形态的氏族标志变为文字形态。而氏基于权力。由于一个氏族获得权力并因之成族的途径千差万别,就决定了氏的形成途径也千头万绪。

    在先秦时代,只有贵族才有“姓”有“氏”,平民则只有“姓”而无“氏”。“氏”意味着部落族姓内部的等级化,是贵族或世族区别于平民的标志,是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但从战国时代开始,随着封建法制度日益走向穷途末路,赐氏命族之制也渐渐变得混乱了。原本只有卿大夫之家才有资格立氏,而随着氏与平民权力、地位的上升,他们也开始称氏了。氏一滥,也就不再尊贵了,于是氏不再是贵族特有的标志,氏与姓的作用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其界限日益泯灭。到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后,随着分封制度的结果,姓与氏也合二为一了。

    中国姓氏制度在战国时代经历的由姓、氏分离到姓、氏合一这种大变局,古代学者早就注意到了,如清代著名学者顾炎武在其《日知录》“周末风俗”一条中明确指出:春秋时犹尊礼仲信,而七国(即战国时代)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仲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

    先秦在姓、氏分享制度既然是分封制的随带产物,那么,分封制度的崩溃必然导至姓氏合一。